爱看书 > 其他小说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全部章节 第三百二十九章 双簧
    王钦若猜到了这一层,似他一样心机深沉的人,也差不多悟透了今天朝会的异样。

    今天的朝会,很可能是寇相和官家唱的双黄!

    “善。”

    “寇卿不愧是三朝元老,此策颇为适宜。”

    言谈间,李杰扫了一眼台下心思各异的百官。

    如今,台下百官们多半也猜到了这是一出戏,李杰和寇准也知道百官们悟到了这一点。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但某些事一旦摆到了台面上,接下来的发展就不是三言两语能够阻止的了的。

    这是默契,也是潜规则。

    “然,内为此,外又为何?”

    寇准隐约察觉到了几率炽热的目光,不过,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自然是早有准备。

    时至今日,风浪越大,他的地位就越稳。

    大宋只有一片天,只有一人能够呼风唤雨!

    那人便是当今天子!

    有陛下做后盾,再大的风浪,也无法动摇他的地位。

    当然,前提是他不能有异心!

    “臣以为,治外之法,当为开言路,启民智!”

    “开言路,一为新科进士采风之权!”

    “臣恳请陛下授权,新科进士当有越级上言之便,当然,越级上言,乃是非常之事。

    如若遇到捕风捉影之人,臣建议由监司处置其诽谤之嫌!”

    听到这里,朝中的言官可谓是喜忧参半。

    喜得是寇准提议广开言路,此前,新科进士虽然也有采风之兼任,但到底没有得到官方认证。

    现在好了,寇准明确提出了此事,以后便有了合法性。

    虽然新科进士的管辖权不可能归于御史台,但好歹也增加了一批言官群体,等于是多了一批潜在的盟友。

    然而,喜归喜,寇准后面提到的限制,却是余韵悠长。

    换句话来说,寇准剥夺了‘新生言官们’风闻奏事的权力!

    御史台的御史们为何见人高三级?

    归根结底,根子便是出在风闻奏事上。

    抛开事实不谈,我想参你一本就参你一本,哪怕我没有证据,也没关系。

    事后,若是查清所言为虚,风闻奏事者也不会因言获罪。

    这等权力,可大可小。

    也正因为如此,御史也就成了各自党派的喉舌,同时,御史名额也成了各方势力争抢的香饽饽。

    当然,御史的权力大,选任的条件也很高,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当得的。

    大多数能当上御史的,都不会轻易滥用风闻奏事的权力。

    一如核弹,发射之前的核弹,威力才是最大的。

    滥用风闻奏事,只会提前损耗自身的公信力。

    虽然御史们不会滥用风闻奏事权,但万一寇准提到的这条规则加到了他们身上。

    他们又该如何自处?

    我可以不滥用,但我不能没有!

    如果不是时机不合适,在场的御史们怕是会当庭直喷寇准。

    寇准的这项建议,无异于是刨了他们的祖坟。

    另一边,寇准自然知道这项建议会引发什么后果,但他不带怕的。

    论刚?

    遍数朝堂,也找不到比他更刚的人!

    因此,寇准直接无视了那些吃人的目光,继续奏议。

    “开言路之二,臣以为当扩大民间上奏的范围。”

    “臣建议,于大宋三京十八路,增设登闻鼓院分院。”

    ‘呵呵。’

    听到这一条,王钦若心中冷笑。

    老家伙,图穷匕见了吧?

    登闻鼓院的掌院是谁?

    周起啊!

    周起是谁的人?

    寇准!

    倘若不是惧于官家的威势,王钦若恨不得当庭戳穿寇准的小小心思,直接给对方扣上一个‘任人唯亲’的帽子。

    紧接着,寇准又讲述了该如何建设登闻鼓院分院。

    大略的讲解了一番,寇准做出了总结。

    “新科进士采风,曾氏登闻鼓院分院,一为内,一为外,内外兼收,或可令政事通明。”

    “……”

    “……”

    “至于启民智之策,当与兴学之策结合。”

    “……”

    “……”

    “读书使人明智,当天下人人都可读书,人人皆明律法,便是海晏河清,万象升平之时!”

    虽然寇准的发言得罪了一大批中,但当众人听到寇准描述的那幅画面,也不由心生震动。

    人人都可读书?

    亘古未有,先贤口中的盛世,也不过如此吧?

    毕竟,读书的花费可不低,既然人人都能读书了,也就意味着人人都能吃饱饭。

    当真有这样的光景吗?

    几乎不可能!

    然而,即便大多数人都觉得此等盛景不可能实现,但还是忍不住畅想。

    实现不了,还不带意yin一二?

    “好!”

    少顷,百官们忽然被一记清脆的掌声惊醒,只见李杰‘极为兴奋’的拍了拍手。

    “寇卿之进言,甚好!”

    “甚好!”

    “朕,心向往之,恨不能穿越时空,亲眼看到那一日!”

    “寇卿听诏!”

    “朕属意由卿统合诸司,尽快议出一套完善可行的政策。”

    “在此期间,朕许卿便宜行事之权!”

    “臣谨遵圣意!”

    寇准俯身一拜。

    一旁,王曾此时的心思可谓是相当复杂,五味杂陈,不外如何。

    作为知情者之一,王曾曾经极力劝阻过寇准。

    他劝阻,不是觉得整顿吏治不好,而是觉得不能下药太勐。

    重症才需下勐药,乱世蔡徐用重典。

    而现在的大宋,远远算不上乱世。

    得遇雄主,先是荡平西北,后又收复蓟北,如今哪是乱世?

    盛世,才刚刚开启!

    恰逢此时,又何须行此冒险之策?

    且不说寇相的个人荣辱问题,用如此虎狼之药,很可能会让刚刚开启的盛世,戛然而止。

    ‘唉。’

    念及至此,王曾忍不住心中长叹。

    官家,还是他认识的那个官家。

    如此能折腾的天子,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也不知,未来是好还是坏。

    哪怕官家做到了太祖、太宗没能做到的伟业,事关吏治,王曾内心还是存疑的。

    因为,吏治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

    而大宋又太大了。

    “退朝!”

    就在这时,一声‘退朝’,拉回了王曾的思绪。

    “恭送圣驾!”

    ——————————

    PS:狂飙好像是不能写哈,财阀家的小儿子,怎么样,看过的人多不多,如果不能接受韩剧的话,小星星便把它剔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