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 其他小说 > 直播谜案:凶手的告白 > 第二十九章
    中午前,黄宇和林珑回到风宁公安局。一下车黄宇就召集了伍翔和李维开会同步最新进展,马明仁在警局也参加了会议。

    李维对叶风凌的信息检索有了新的发现,首先在驾驶员数据库中查找的结果表明,叶风凌并不拥有驾照,其名下同样没有登记汽车,而对其持有的银行卡搜索则有线索,叶风凌在深圳办过一张银行卡,办卡的时间正是他刚到深圳时,从银行卡流水的特征来看,这是一张工资卡。

    于是,从打款账号顺藤摸瓜,李维确定了叶风凌在深圳工作的公司正是那家已被查抄的唯克制药,而工资卡的打款记录只持续了一年半左右,与叶风凌家人所说的失联时间点匹配,再往后这张卡就再也没有存取款记录了。接着,林珑播放了叶风凌在会见区的监控视频,并介绍了与吴楠风会谈的要点。

    “通缉令上的图片可以先更换一下。”马局长用手指敲了敲桌子,“叶风凌要是不开车,那很有可能搭乘城际客运,三江市到风宁一天有几班车?”

    “早上两班,下午两班,一天四班。”伍翔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可以查查从四月二十七号到五月一号的车站监控录像吧。”马明仁吐了一口烟,缓缓说道。

    林珑犹豫片刻,还是接话道:“嗯,可能有点小问题。到风宁的客运在最后进车站前会在城区的四个公交站停车,乘客可以就近下车,到车站时,客车基本都空了呢……”

    “哦……”马明仁弹了弹烟灰,“看来我是太久没坐客运,跟不上时代,这个建议忽略就行,你们继续。”

    “有一点,我觉得需要提一下。”黄宇说,“根据叶风凌向吴楠风讲述的内容,他住的地方有山有水,很可能他的所在地是农村而不是城区,而目前的通缉令是在地方电视台上播放,在农村地区覆盖度可能不是很好……”

    “黄宇说得对,”伍翔补充道,“现在地方台只在有线电视转播,农村地区的有线普及率不高。”

    “这个确实是个问题,本县的话,我们可以安排乡派出所的警员把通缉令贴到各村人群聚集的地方,其他县市协调起来就比较困难了……”马局长弹了弹香烟盒,一根香烟弹跳了出来,他捻了捻过滤嘴并没有把烟抽出来,而是往下说,“本县下属的村,我先来安排,七个乡,几十个村,至少得花两天……”

    “多谢马局!”黄宇高声应道。

    马明仁满意地笑了笑:“这几天你们天天晚上加班,太辛苦了,今天要说也是周六,你们准点下班吧,好好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谢马局!”这次,四个人同声说。

    黄宇下午到家时,家里没人,母亲在冰箱里给他预备了几天的食粮,晚饭肯定不成问题。尽管这几天工作上连轴转,他还是有使不完的精力,想到回来几天,平日锻炼都耽搁了,他换上运动装出了门,准备去良山公园跑步。

    黄宇运动健身的习惯是在大学时养成的,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他就读的南方公安大学位于一个滨海城市,学校离海不远,天气晴好时,在学生宿舍的楼顶就可以眺见若隐若现的海岸线。校园虽然不大却位于市区,校门外就是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商业街。

    可光怪陆离的城市给黄宇的新鲜感渐渐褪去,他很快陷入了一种莫名的焦虑之中。此时他的身高一米七,体重刚过一百一,胳膊细得像竹竿,操着一口半生不熟的普通话,与他人交流时总脱不去那种小地方的拘谨和羞怯。这样的他自然不会给老师和教官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班干部的评定更与他无缘。

    在高年级学生举办的迎新舞会上,他遭受了又一次的打击。公安大学男生多,女生少,舞会上自然就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主办者别出心裁,舞会上由女生主动挑舞伴,可当女生们挑完了第三遍,他依然轮空,坐在台下的他,脸颊止不住地发烧。

    在舞会尚未结束时,他便悄悄起身离开了。刚进学校,他就对同班一位活泼伶俐的女生有好感,可不到两个月,自己都还没和那女生说上话时,她就已和外系一位阳光健硕的男生闪电牵手。

    那天晚上,黄宇拧着一瓶廉价的白酒,来到楼顶就着夜色和城市迷离的灯火,一个人喝起闷酒。中学时代,舞台上的聚光灯从来与他无关,他甚至觉得自己连舞台也没有登上过。和叶风凌同桌两年,在别人看来这对他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事,可内心好胜的他却感觉生活在叶风凌的巨大阴影里,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叶风凌总是让他望尘莫及。

    叶风凌不在的高三,他的成绩反而在全年级提升了近三十名,这也许都是他的个性使然。黄宇又想起自己的父母,在小县城里半辈子辛苦劳碌,到头来说下岗就下岗,五十几岁了,每天还要为无着无落的生计而奔波。

    他不由得心酸,悲怆之情溢满心胸。他不想重蹈父母的覆辙,他一定要在这城市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这点小挫折也许算不上什么,可压抑太久,过于渴望成功的他,把大学看作一条新的起跑线,自己不能再落后了。半瓶酒下肚,他年轻的热血被点燃了。“啊……”一声响彻夜空的怒吼之后,他下定决心,他要主动,他要改变,他要让自己光鲜亮丽地站到舞台中央去……

    从后来的结果看,黄宇成功了。

    他意识到,自己不如别人有天赋,但他比别人更能吃苦、更有恒心。从那晚之后,他把自己变成了一只精准的钟表,每天的生活严格计划,除了日常的功课,他的计划里只有阅读和健身,除此之外其他事均可忽略。

    他甚至下决心,三年内不谈恋爱,在他的观念里,如果自己不够优秀,在恋爱中的关系也是不对等的,自己肯定要投入更多精力。何不把时间都放在提高自身上,为自己博得一个更高的起点。更何况天涯何处无芳草。如果把黄宇的经历当作一个励志的故事,他的秘诀无外乎两点,明确目标然后持之以恒,仅此而已。

    阅读是黄宇一开始的障碍,中学时繁重的课业让他疲于应付,对课外阅读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抗拒。可只要下决心,方法总比问题多。

    他竟然先从读侦探小说来培养阅读兴趣,几个月下来从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到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波洛再到江川乱步的明智小五郎,他已是如数家珍。

    无心插柳,这些侦探故事又坚定了他从事刑侦工作的信念。之后,他广泛涉猎各类课内外书籍,单犯罪心理学一门,除了课本他还参看了六七本相关读物,阅读了几十篇中外最新论文,单读书笔记就写了几百页,密密麻麻,有摘抄的,有点评的也有自己的新想法、新观点。

    大学时,他养成的另一种爱好,就是阅览大量的中外最离奇、最残忍、最荒诞的凶杀案记录,对于每一案件他试着去揣摩罪犯的心理与动机,并在大脑里重新演绎,如果自己是罪犯要怎样逃避追查,如果自己是警察又怎么通过马迹蛛丝破解谜局。这在别人看来近于病态的癖好却是他乐此不疲的游戏。

    看到当时互联网越来越普及,黄宇敏锐地预见到,网络将会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犯罪当中——就像人类曾发明的其他各种工具一样。在大三时他选修了网络课,这一技能果然让他在后来的工作中占了先机,在“电邮强奸杀人案”中崭露头角脱颖而出。

    在锻炼身体方面,黄宇的坚持几乎达到偏执的程度,一周三天健身、三天跑步、一天休息,风雨无阻,从未中辍。

    刚开始他还不好意思到健身房去和那群健硕的大块头一起练,就先从各种徒手健身开始,俯卧撑、引体向上、平板支撑,不到半年,他就变得壮实,个头居然还长了几厘米。

    有一回,舍友生日下馆子,几个年轻人喝到酩酊大醉才回来,他想起今天的健身计划还未进行,居然在舍友都躺下后,在宿舍走廊做起了俯卧撑,做到第四十几个时,禁不住胃里一阵翻腾,“哇”一声吐了一地……

    大三上学期,他第一次报名校运会便一鸣惊人,斩获八百米第一,四百米第二。大三下学期,他更被评为全校十佳学生,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站在聚光灯之下。在学校大礼堂的舞台上,在几千名师生的眼光下,从校长手中接过了金灿灿的证书,台下掌声雷动,就在那一刻,他的胸中波涛起伏……

    在大四,黄宇收获了迟来的爱情,女朋友是外系的,和他一样也是大四。虽是北方人却长得娇小可人,一张娃娃脸,黑亮的眼睛,透着温婉的灵气。

    刚开始两人和其他初恋中的男女一样,如胶似漆、缠绵悱恻,可很快到了大四下学期,毕业工作提上议程,矛盾就来了。女孩的父亲是一个二线城市里不大不小的官——政法委副主任,他自然要求女儿毕业回老家工作。女朋友也是这个想法,她觉得黄宇反正也不可能回风宁,不如和她去北方,有父亲的关系工作安排自然不会差,将来还能有人照应,这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黄宇却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回三江市,这样离自己的老家近一些,工作上他相信自己的实力,而如果孤身一人到女友的城市去又有一个那么强势的老丈人,自己难免会生出寄人篱下的感觉。这个对于大学恋人最老套的问题,也成了两人过不去的坎。他在消沉了一周后,果断做出分手的决定,同时删除了女朋友全部联系方式。一旦做了决定,他就不给自己后悔的机会——他今后的人生道路要由自己做主。

    工作后,黄宇保持着运动健身的习惯。一周去两回健身房,周末就去离家不远的森林公园跑步。他现在的女朋友艾佳就是在森林公园跑步时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