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我有人工智能 > 第十一章,街道慰问
    周卫国领着周萍和小树在四合院挨家挨户的拜完年后,回到家立马瘫坐做椅子上,一动不动。

    这还只是四合院内,旁边相熟的邻居还没去呢。

    太热情了,一大爷还好点,只是鼓励他,说他是四合院的榜样,毕竟一个退休的老头了,现在一大爷的任务就是看好傻柱,不能让他跑了,其余的事儿也就没那关心了。

    二大爷和三大爷家就热闹的不得了,刘光福和闫解旷终于在年少的一天赶回来了,还没等他们喝口热水呢,就迎来自家父母机关枪似的一连串的问题。

    “参没参加高考?”

    “怎么没考上大学?”

    “看看人家周卫国,同样是下乡当知青,怎么人家就不忘学习呢。”

    两人在父母喋喋不休的问话中,突然感觉到今年回来好像是一个错误。

    “三大爷,您今年写这春联是真不错,应景。”

    三大爷洋洋自得道,紧接着又拿出他最新写的诗,让周卫国评价评价。

    “卫国,帮三大爷看看,我这首诗怎么样,能不能拿个一等奖?”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外加一只烟,卧槽赛神仙。”

    看着那期待的小眼神,周卫国也不好说的太明白。

    “三大爷,您这诗境界是有了,内容好像还差点意思。您可以写信试试。我不是诗刊的编辑,还真不确定能不能用。”

    周卫国昧着良心说完后,起身拉着两個发懵的娃娃就奔二大爷家去了,脑瓜儿疼。

    出门就见二大爷进了一大爷易中海那屋了。得,又省事了。

    “一大爷,二大爷过年好。”

    “过年好。”

    “我和你二大爷正说你呢,你就来了。卫国不得了啊,你写的诗可是连广播上都播了。”

    “傻柱在做饭的时候都能哼几句。”

    “嗨,都是运气好。这不是赶上好时候了吗,思想解放了。”

    “我说两位大爷,我记得以前咱们院还有个团拜会,怎么这两年就没了呢,我听我妈说去年就没有了?”

    一大爷听闻也是平静的回答道。

    “咱这四合院这两年人来人往的,也没人拿我们这三个退休的老家伙当回事儿喽。要我看大伙来回这么串门也挺好,多热闹。”

    二大爷也附和道。

    “就是,我看这么着也挺好,大过年的把大伙都弄一块多耽误时间,我们老哥仨实在是不愿废那个劲了,纯粹是出力不讨好。”

    周卫国调侃着两位大爷。

    看见萍萍和小树又要去抓桌子上的水果糖,周卫国连忙制止,把两个小家伙哄了回去。

    自己又去傻柱和许大茂家转了一圈。总算是完成任务了,对于后世一个社恐而言,拜年真是一项让人身心俱疲的活动。

    周家人吃完团圆饭,嫂子,周荷,周萍一起把桌子收拾干净,就准备打升级了,画王八那种的。

    周卫国回屋拿出前几天买的相机要拍周家第一张全家福。

    “照相机。”

    “二哥,先给我照一张。”

    萍萍看着这个新奇的玩意儿,很是惊喜。

    这年头基本上只有照相馆有这东西,绝对可以列入奢侈品的行列。

    大哥和大嫂也很高兴,上次照相还是他们结婚的时候呢。又回头看看周母,一脸平静,咋没教训周卫国呢?

    原来前两天周卫国把最新的稿费中的一半3000块交到周母手中的时候,周母吓得不要不要的。

    待问清这笔巨款的来历后,周母明确表示不再管周卫国,只是让他低调一点,不要得瑟。

    周卫国先是给小树和萍萍各自拍了一张,然后是大哥,大嫂一张,刘伟和周荷一张,最后是周母单独拍了一张。

    最后大家在周卫国的指挥下摆好姿势,把相机调好后,放到桌子上,周卫国赶紧跑到自己的位置上,茄子。

    咔,1978年农历正月初一周家照了第一张全家福。

    谁也不会想到,多年以后,在中央台的春节晚会上,这张照片会和一首“时间都去哪了”的歌曲传遍了全中国。

    “卫国,卫国,快出来,街道赵主任来了。”

    众人刚拍完相片,二大爷的声音适时的传了进来。

    “呦,他赵大妈,过年好。你看看我们家爱国,卫国还没去给你拜年呢,怎么伱就先过来了呢。”

    周母热情的把街道的赵主任迎进屋里。

    后面还跟着三位大爷,许大茂,傻柱等人。四合院的主角算是都到齐了。

    “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许叔,何叔,还有秦姨快进来。”

    周卫国也只好招呼众人进屋。

    “淑珍啊,我得感谢你啊,感谢你为咱们街道培养了这么优秀的一个大作家,一个大学生。”

    “应该的,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周母谦虚道,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我今天过来就是看看你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有困难一定要提啊,说什么也不能耽误卫国创作。”

    “周卫国同志,你的创作一定要保持下去,争取再创佳绩!”

    “有什么要求尽管给我说,街道里一定优先满足。”

    赵主任一边说着还一边亲切的拍了拍周卫国的肩膀。

    “哎,赵大妈,您放心,我前天已经和诗刊说好了,下期还有我的诗在上边呢,到时候我一定给您送过去。”

    周卫国也顺势说起家里的煤票不多了,写作的时候特别冻手,肉票也没有了,补充不了营养,有的时候写作思路有点跟不上。如果能多给煤票,肉票,油票啥的就更好了。

    周家人听着这些要求,羞愧的转过头去。

    其余众人也被周卫国光明正大的理由惊的目瞪口呆。

    “好说,我这次来就是代表街道来给你奖励的。”

    说着,赵主任从包里拿出一支钢笔,一只白色陶瓷缸,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

    还有现金50元和肉票若干。

    “煤票和油票我们暂时没考虑到,是我们街道的疏忽,上班以后我一定向上反映。”

    周母嘴都合不上了,握着赵主任的手就不松开,一个劲儿的说,谢谢赵主任,谢谢组织。

    还顺手把钱和票都接了过来,大嫂李亚男看着周母手中的钱和票眼睛都红了。

    再看看只知道傻乐的周爱国,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都是一个妈生的,这差别咋就这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