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我有人工智能 > 第三十一章,周家村之行
    看着热情的李卫东,周卫国也是不客气的把目前遇到的困难都说了。

    “李叔,我今天就是带着同学来的,想把这个大型养猪场的建筑图纸先设计出来。”

    “可是后续建造所需的各种物资还没着落呢,您看?”

    “这个不是问题,现在我只有一个问题不太明白。”

    李卫东有点欲言又止。

    “李叔,有啥问题您尽管说,我一定是知无不言。”

    “你说一個养猪的地方,你怎么建的这么好?照这个建法能赚钱?”

    “李叔,这个是必须的,卫生条件是这个养殖场的成功与否的关键。”

    “以前大家都是在家里养个一两头,要求还没那么严格,加上猪少,有啥问题都能及时发现。”

    “现在就不行,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大量的猪都出现问题。”

    “嗯,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下一个是不是该说饲料的事儿了?”

    听着这话,周卫国才知道这位李卫东同志看来接到消息的时候也做了一些准备。

    周卫国又把紫花苜宿的种子拿了出来,简单介绍一下,并且希望能有更多人来种植它。

    “这紫花苜宿真有你说的这么高产?”

    李卫东看着袋子里的种子,不可思议的问道。

    “没问题的,这是我从农业大学一位老师那要过来的,他还愿意提供帮助,尽量使产量能够达到1200公斤以上。”

    “这也是老领导给介绍的?”

    李卫东好奇的问道。

    “嘿嘿,这是我从我的读者来信中找到的。”

    自从周卫国决定要大姐家去种紫花宿苜之后,就对去哪找种子感到头疼。

    去供销社问,人家只知道黄瓜西红柿的。

    去百货商场,也是没说过紫花宿苜这个名儿。

    最后在系统的提醒下,才恍然大悟,立马拿着信找到农业大学的赵立冬老师。

    看见自己的偶像遇到困难,赵立冬也是立马保证一定支持,并对周卫国所提出设想很感兴趣,表示有时间可以跟周卫国去村里看看。

    “哈哈,我忘了你还是个大作家呢。不过种紫花苜宿这个事儿我可不能去给你说。”

    “你最好自己去和村民商量,我只能在原则上支持一下。”

    “明白,李叔。村民肯定对这种新生事物不感兴趣,粮食才是他们的命根子。”

    “我今年就是先做个对比,相信大家看到效果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种了。”

    周卫国冷静的说道,这事儿急不来的。

    “嗯,年轻人做事不能太急躁,伱能这样想就对了。”

    李卫东一行人准备回去的时候,周卫国又邀请他们出席下周的开工仪式。

    “让小刘代替我过来就行了,对了,卫国,以后一些物资方面的是你和小刘对接一下就可以了。”

    “等到年前生猪出栏的时候我一定过来。”

    在和刘秘书相互留下联系方式后,李卫东等人终于是回去了。

    周大山通过大喇叭把村民们都聚集起来,站在一座石碾子旁。

    “我知道有的人认为这个养猪场挡了你的财路。”

    说着,周大山看向村里养猪手艺最好的周二旺。

    “可是你想想咱们周家村一百多户,八百多个人一年到头过的是是什么日子。”

    “光景好的时候到年末每家也就能分个几十块,赶上婚丧嫁娶,家里的老人孩子闹个灾病啥的。是不是都得扒层皮。”

    周大山说着声音都有些哽咽。

    “现在,咱们周家村终于有一个翻身的机会,就是建养猪场。干好了,咱们村才能把腰杆子挺起来。”

    人群中周二旺听到这话也是羞愧的脸红。

    “可能有些话我说的不清楚,下面让我大侄子周卫国来跟大伙说说,人家可是北大的高材生。”

    周卫国走到表叔旁边,看着周围的人群,二话不说,先把包里的十沓大团结拿了出来。

    “好多钱啊。”

    “得有1万吧,村长不是说有人投钱吗。”

    “周卫国是不是周大川的儿子?”

    看着大伙议论纷纷,周卫国也是清了清嗓子。

    “我叫周卫国,我爹是周大川,他也是从咱们周家村走出去的。自从我爹几年前去世后,我们就很少回来了。”

    “可是我知道,周家村是我的根,现在政策好了,咱们除了种地以外,总要走别的来钱门路。”

    “这样大伙儿的日子才能真正的好起来,而不用总靠老天爷吃饭。”

    “我去年不仅考上了BJ大学,运气也不错,还写了几部小说,有了一些积蓄,现在我把他们都拿出来帮助咱们周家村………”

    周卫国终于把话说完了,看着大伙跃跃欲试的表情,恨不得马上就动工开建。

    周大山看着这个大侄子也是很感慨,周家后继有人。

    周大山让人们先去村东把那个土坡上的石头收拾干净。

    领着周卫国来到大队部,周大山又把和村委商量的结果告诉了周卫国,想听听他的意见。

    周卫国听完后也觉得没必要改动了,反正他的百分之十不变就好了。

    剩下的就是周家村内部的事儿了,还是尽量少掺和。

    周卫国又拿出准备好的合同,把120户,每户股份占比0.4%填上了。

    一式两份,周大山和其他村委翻看着合同上的内容,不明觉厉。

    收好合同后,周卫国又问道。

    “表叔,咱们村有养猪养的特别好的吗?”

    “有啊,周二旺不就是吗,他还是咱这有名的兽医呢。”

    妇女主任周群英抢先说道。

    说完她就后悔了,向上反映这事儿的十有八九是他,这不是给村长添堵吗。

    周大山见众人紧张的盯着自己,冷哼了一声。

    奶奶的,我在你们眼里就是那种小心眼的人?

    “群英,你去把周二旺叫来。”

    周群英无奈,只得自己跑一趟。

    “二旺叔,我听表叔说你在这附近几个村养猪都排的上号的。这不是咱们这养猪场建好之后还需要您老多操心。”

    周二旺见村长也不追究他责任了,大学生对他还这么客气。

    心里又有点飘了,还没等他答应下来,周卫国又说话了。

    “二旺叔,您每天都过来看看就行,其它的让那些年轻人干就行,您啊,算是咱们周家村养猪场的技术顾问。”

    “这到不是事儿,就是家里吧也忙,不一定能抽开身啊。”

    听到这话,周卫国那还不明白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