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我有人工智能 > 第八十六章,辩论赛
    “怎么没有名著呢,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狄更斯的《雾都孤儿》这不都是吗。”

    赵美娟有点不解,这和翻译有啥关系。

    “你知道严复吗?”

    周卫国问道。

    “知道啊,他是你们BJ大学第一任校长,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

    “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等作品,你应该不陌生吧。”

    赵美娟说道。

    “那他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啥问题你知道吗?”

    周卫国继续问道。

    “问题?这不是目前翻译尽可能达到的标准吗,没有啥问题?”

    赵美娟不解的问道。

    ““信”指要忠实原文的思想,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思想内涵,不背离原文的意旨;“达”指要行文通顺,语意连贯,译文明白晓畅;“雅”是指译文要富有文采,生动优美。”

    “这个严复先生所提的翻译理论标准,目前依然在实行这一标准,没错吧?”

    周卫国停了一下,又继续说道。

    “刚才我说的前两个信和达这两个标准并没有啥问题,这個“雅”字纯粹就是崇洋媚外。”

    周卫国觉得严复可能就是华夏最早的一批公知,带歪了一群人。

    怪不得鲁迅先生要弃医从文呢,改变人的思想很简单又很困难。

    “雅的标准才是翻译的灵魂啊,我们的英文老师就是和我们这么说的。”

    赵美娟困惑了,虽然她到现在也特不太明白翻译为啥这么重要。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你还记得我在《诗刊》上发表的最后一首诗是啥名字吗?”

    说着,周卫国把他那本《诗刊》寄给他的样刊给翻了出来。

    找到“烟”这首诗的界面。

    现代原文:

    我在阳台上抽烟,

    我抽了一半,风抽了一半,

    我没有和风计较,可能风也有烦恼!

    翻译古诗:

    凭栏倚,吞云烟,

    半入清风,半入喉,

    清风也染人间愁!

    翻译古文:

    夜半无眠倚栏幽,慢吞云雾缓吐愁,

    晚霜携走半缕姻,清风也染人间忧。

    “伱能把现代诗用英文翻译一下吗?”

    周卫国问赵美娟。

    “啊?现在翻译啊,还真有点难度,说的不好你可不能笑我。”

    赵美娟看着现代诗的那几句,结合她最近所学的英文,试着读了出来。

    “I ' m smoking a cigarette on the balcony,

    I smoked half of it, the wind blew the other half away,

    I didn ' t argue with the wind about it,

    perhaps the wind has its own worries too !”

    赵美娟磕磕绊绊的读了出来。

    “怎么样,没啥问题吧?”

    “能有啥问题,挺好的,非常直白,还有没有别的方式了?委婉一点点的。”

    还要再换种说法,赵美娟这个英语的初学者可麻爪了。

    “I was smoking on the balcony,

    Half of it was taken by the wind,

    I didn't argue with the wind,

    maybe it also has troubles!”

    周卫国又读了一遍不一样的。

    “基本上也就这样了,估计那些外国人也就这水平了。”

    “你看,咱们互相翻译到第一层的水平就可以,可严复还提出“雅”的标准,是不是有些多余了?”

    “你非要给翻译到第二个层次,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人民群众看到一个外国人,就叫他彼得吧,写出这么优美句子,真厉害。”

    “文学大师的名号就给他了,实际上呢,可能咱们国家的翻译水平都比这个“彼得大师”高出很多呢。”

    周卫国只能这么解释道,他还想把这个想法投稿呢,不能再细说了。

    赵美娟越听越迷糊了,不对呀,人家推荐国外名著怎么都是自己人的功劳了。

    “你说的好像有一点道理,但是我又觉得不对,那咱们怎么都知道国外那些大师呢,还有他们的著作?”

    “这个很好解释啊,哪个国家有实力,那么这个国家的名人就会越有名气呗。”

    “毕竟总是会有对自己国家不满意的人来抬高他们的。”

    周卫国继续给赵美娟解释着。

    “你看咱们的历史,从孔孟之道,历史传记,唐诗宋词元曲到最后的明清小说,有过断代的时候吗?”

    “没有啊,可这和咱们说的话题有啥关系?”

    赵美娟继续迷糊中。

    “当然有关系了,外国的名著,大师不都是这一两百年才出来的吗,撑死有个三百年的就了不起了。”

    “而咱们近几十年有大师出现吗,你还不明白啊。”

    “你的意思是谁强谁就能出大师,然后弱国的公知去捧他们的臭脚,蒙蔽群众?”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

    周卫国觉得这媳妇儿有点开窍了。

    他还想再给媳妇儿举个例子呢,就看见赵美娟把纸和笔拿了出来。

    “咋了,要把你老公的语录都记下来吗,是不是准备随时学习啊。”

    周卫国有点骄傲,总算彻底说服一个这个年代的土著,不容易啊。

    “要死了,还你的语录?”

    赵美娟瞪了他一眼。

    “我准备把你说的话都写下来,回头去问问我舍友,她可是辩论队的呢,看看你说的有道理没。”

    合着周卫国刚才白高兴了。

    “你看你,总是不相信我说的,哥啥时候骗过你啊。”

    “不是不相信,主要是你说的吧,都太匪夷所思了,咱们首都的人才算刚吃饱饭,你就说未来肯定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了。”

    “今天又说什么国外没名著啥的,又是翻译的问题。我实在是弄不懂啊。”

    赵美娟跟周卫国解释道。

    “哎,要不你们来个辩论赛吧!”

    赵美娟突然想到,她去看过舍友的辩论赛,看着她们在场上唇枪舌战,觉得大开眼界。

    她就是感觉自己临场反应不行,要不也去辩论社报名了。

    “这样不就能让更多人知道你的想法了。”

    赵美娟惊喜的说道。

    “啊,这不太好吧,我也不能太欺负你们呀。”

    周卫国听了媳妇儿的建议,这不是撞到枪口上了嘛。

    93狮城辩论赛知道吗,我是演说家知道吗,奇葩说知道吗?

    各种套路我都熟,以他们现在的水平,周卫国觉得有点欺负人了。

    “你们学校的辩论社啥时候成立的?敢不敢和我们北大的辩论队打一场?”